2025年,做主播还赚钱吗?
如果只看直播带货的热闹场景,很容易以为这是条人人都能发大财的路。可翻开最新数据,你会发现故事并没那么光鲜。
截至2025年初,中国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行业继续扩容:
- 1.93亿个主播账号已经开通,同比还涨了7.2%,其中月活跃开播账号约3327万。
- 职业主播3880万人,每天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 2024年行业营收2126.4亿元,比上一年多了1.5%。
直播用户突破8.3亿,城镇网民中有四分之三都在看直播。
表面看,这是个越来越大的市场,平台、人和观众都很活跃,但“赚钱”这件事并没有随体量同步放大。
收入分布:头部吃肉,大多数喝汤
从2023年的统计来看,收入差距依然很夸张:
- 1508万人以直播为主业,但2025年预计还缺1941.5万主播岗位——换句话说,进场的人多,能留下的少。
- 八成职业主播月入不到8000元,多数停留在“打赏+底薪”的中低水平。
- 细分来看,月入不足1000元的占36.9%,1000-3000元的占31%,3000-8000元的占18.4%。
这说明,大多数人做主播,离“年入百万”差着几条街。
为什么多数主播赚得不高?
原因其实挺现实:
- 门槛低,淘汰快——平台和MCN更像是“撒网找苗子”,大范围签约,重点培养极少数有潜力的人。
- 强度大,投入高——尤其是带货主播,直播+准备每天动辄10小时,形象、表达、选品都得过关,很多人坚持不了几个月。
- 流量集中效应——有限的流量总是往头部倾斜,强者恒强,普通人突破流量上限的机会很少。
现实案例:顶尖玩家的玩法不一样
抖音上最能变现的几个直播间——东方甄选、交个朋友、李佳琦——他们走的是成熟的“网红经济”路线,带货只是最后的收割环节。前期靠内容和品牌持续吸粉,等到流量雪球滚够大,变现才水到渠成。
而普通主播最大的难点,是没法靠“勤奋”对抗流量的不确定性。有时一年辛苦直播的收入,还比不过别人一次意外爆红。
如果你想入局,这几点要想清楚
- 把目标设低一点,比如先稳定月入5000,再去追更高的数字。
- 选细分赛道做深做精,内容精准比大而全更容易破圈。
- 让收入结构多样化:带货、打赏、知识付费都可以组合尝试。
- 多和同行交流,比如在“必集客”这类平台找人切磋,能少走不少弯路。
行业能不能变得更健康,要靠平台、机构、主播一起努力。希望未来,主播能成为一份稳定、体面的职业,而不是高开低走的“淘汰赛”。
相关文章推荐
出自:小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