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拉新行业线下工作室直招:无门槛、一手渠道、当日结算合作开启
当工作室遇上APP拉新|十年老玩家带你玩转轻资产赛道
最近有朋友问我,现在开工作室还能做什么项目?我把手机里正在操作的界面递过去,屏幕上跳动着30多个APP的安装数据。这行做了十年,我见证过太多人用这个模式实现月流水破百万,就像前年带过的郑州团队,现在已经在二七万达开了三家分店。
真实的市场刚需
现在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抢用户,去年行业报告显示头部APP的获客成本涨了40%。我们合作的200多个渠道里,既有美团、京东这些国民级应用,也有地方银行的普惠金融产品。工作室要做的,就是帮这些APP完成用户注册的基础动作。
就像开奶茶店不需要会做奶茶,我们给合作伙伴准备了完整的操作手册。上周刚来的山东夫妻,连电脑开关机都不太熟,现在带着五个兼职学生每天稳定产出4000+流水。
看得见的收益模型
每个新注册用户能给工作室带来6-15元收益,操作熟练的兼职人员每天能完成80-120单。上个月南京分部的数据很有意思:他们用校园代理模式,20个学生团队单日最高冲到了1.8万产值。
我们给新工作室设计的启动方案很轻量:3台电脑+5部手机就能运转。很多合作伙伴都是从自家客厅起步的,就像去年双十一期间,成都的李姐带着三个邻居阿姨,靠操作买菜APP的新人礼包,半个月净赚了2.7万。
闭环式扶持体系
刚开始我也走过弯路,现在把十年经验都打包进了扶持系统。上周从深圳过来的小团队,从选址到招人用了不到三天:
1. 选址顾问现场测量网络带宽 2. 运营总监手把手教任务分发 3. 财务系统自动生成结算报表
最让新人头疼的审核环节,我们接入了渠道方的实时反馈系统。上周有个做美妆代购转型的姑娘,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审核通过提示,笑着说我终于不用P图了。
长期主义的合作观
这个行业最怕打游击战的,所以我们设置了三个月的陪跑期。上个月底验收的昆明工作室,现在已经能独立对接本地驾校资源开发定制任务。看着合作伙伴从执行者变成资源整合方,这才是这个项目最有价值的部分。
如果你正在寻找可复制的轻资产模型,或者想转型做可积累的用户池生意,欢迎来我们杭州总部看看。楼下的咖啡厅里,每天都有新的合作方案在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