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运营遇困境?试试这5个实用优化建议!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之下,公众号运营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流量变现的难度日益加大,文章阅读量以及打开率普遍未达预期水平,读者们的期望和要求愈发提高,与此同时,引流所需成本也在持续飙升。当众多公众号运营者为此感到迷茫无措之际,我却始终坚定地认为,公众号依然蕴含着无限的价值与发展潜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实施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优化举措。本文将毫无保留地为各位公众号运营者们提供一些颇具实用性的优化建议,期望能为大家带来切实的助力。
大家好,我是维伊。昨日在浏览小郁儿的新文章时,看到她提到不想继续运营公众号了,打算转型去做直播,试图开拓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确实,在从事自媒体工作时,不应将自身局限于某一个特定领域,局限的时间越久,就越会陷入被动局面。不过话说回来,难道公众号真的已经到了不值得继续投入运营的地步了吗?在短视频和直播的双重冲击之下,公众号的运营处境愈发艰难,再加上平台陆续出台的新规定,无疑是雪上加霜,致使一大批苦苦支撑的中小号主难以为继。新号在起步阶段困难重重,就连那些拥有一定规模粉丝的大号,同样也面临着诸多困局,不少大号的阅读量呈现出直线下滑的态势。流量的减少,直接导致收入也随之降低,如此一来,许多博主便自然而然地将运营重心转向了其他平台。
在此,简要总结一下当下公众号运营愈发困难的主要因素:
01、变现困境
诸多新注册的公众号(就拿我自己的号来说),运营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坚持每日更新文章,然而却长时间未能获得理想的反馈。想要通过承接广告来维持运营,却又顾虑会违反平台规定。毕竟现阶段平台要求承接广告必须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可线上的广告主往往对小号主并不青睐,这就使得小号主们大多只能凭借对自媒体的热爱来维持运营。虽说当公众号粉丝达到500人时便可开通流量主,从而获取一定的流量费用,但实际上,流量主所带来的收入相当微薄。特别是对于那些阅读量极低的小号(比如我自己的号)而言,一天下来所获得的收入可能仅有一两元钱。
02、流量匮乏与打开率偏低
我所运营的这个小号至今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可粉丝数量还不足三千人,文章的阅读量通常也只有两三百人次,打开率仅仅维持在百分之十左右。但实际上,即便是那些拥有上万粉丝的号主,其文章阅读量能够超过一百人的情况也并不多见,甚至有些大号的阅读量都不足一百人。私域流量中粉丝的粘性呈现出下降趋势,也就是说,用户关注了公众号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阅读所推送的文章。而打开率一旦偏低,后台的推送流量也会相应减少,进而形成一种连锁反应,导致各项数据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03、读者期望提升
不少号主都反映,感觉读者变得越发挑剔了。实际上,并非读者变得挑剔,而是他们对内容的要求变得更高了。为了吸引更多的阅读量,许多运营者在拟定标题时一个比一个夸张,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但读者在浏览了大量此类文章之后,自然就会倾向于选择优质内容,那些单纯为了获取流量而炮制的文章便会逐渐被淘汰。倘若运营者自身无法确保所推送内容的质量,那么就很难留住读者。
04、引流成本高昂
在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如果不主动采取引流措施,那么粉丝数量几乎很难实现增长。以前,只需发布一则征稿启事或者与同类型的号主相互推荐,就能吸引来大量的粉丝。许多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推广的号主,甚至能够在一个月内实现粉丝数量增长上万的目标。然而如今,即便“红包、征稿、抽奖、单独推荐”等各种引流手段齐上阵,所能取得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就拿我所运营的这个较为佛系的公众号来说,秉持着不花钱做推广、依靠自然涨粉的原则,其涨粉速度简直惨不忍睹,而且粉丝的取关率还非常高,情况着实不容乐观。
总而言之,公众号的运营确实难度不小。对于那些期望能够快速获取收益的人来说,最好不要轻易涉足其中,否则很可能只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认识一些在写作方面颇具水准且很有耐心的号主,他们坚持运营了一年多时间,却并未获得多少收益,完全是凭借着对自媒体的热爱在坚持。但即便如此,难道就能说明公众号不值得继续运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依然坚信公众号具备投入价值。
不过,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同时对运营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平台的规则日益规范完善,倘若抱着一种一劳永逸的心态来运营公众号,显然是行不通的,仅仅依靠撰写优质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媒体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平台上从来不缺优质内容。而且,每一次行业的变革,都会对从业者进行一轮筛选。因此,若想在这个领域走得长远,就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依然对公众号运营充满兴趣,并且坚信公众号依然值得投入运营,那么不妨一起来做好以下5项工作。PS:以下内容纯属个人建议,并非专业指导,仅供参考。
01、内容与排版优化内容方面:内容始终是公众号运营的核心所在,过去如此,将来亦是如此。平台的流量池会依据用户的兴趣进行推荐,谁能够提供优质的内容,谁就能够获得推荐机会。因此,随着平台的不断更新迭代,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持续对内容进行优化升级,以便能够紧跟行业发展潮流。排版方面:关于公众号排版的相关内容,我此前已经多次分享过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公众号排版指南:保姆级教程,一看就会(建议收藏)。毕竟,优质的内容也需要搭配上美观的排版,才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02、多平台协同发展大家可以发现,许多知名的大号通常都不会仅仅局限于运营一个平台,即便只是专注于公众号运营,也往往会同时运营2到3个账号,一个大号搭配2到3个小号的情况较为常见。例如阿猫、临公子等。我们也不应将自己的运营范围限制得过于狭窄,可以选择一两个公域平台来同步分发自己的内容。比如:小红书、今日头条、知乎、抖音……
03、打造专属核心产品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从事自媒体工作应当具备两项核心能力:一是内容创作能力,二是清晰明确的变现模式。
内容创作能力有助于留住粉丝变现能力则能确保自身得以持续运营
就我这大半年的运营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广告收入来维持运营,这种方式实在是过于被动,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比如上个月月初的时候,我原本已经约好了3个广告业务,但到了月中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后续进展。而且,如今平台规则发生了变化,承接广告必须通过平台进行,这一改变使得变现的门槛大幅提高,对于那些粉丝数量在千粉以下的小号主来说,几乎连一点变现的机会都没有。完整的自媒体收入构成应该是这样的:流量收益+广告收入+种草收入+自己产品的收入。目前,许多小号主都已经开始尝试开展知识付费业务,为自己提前规划好变现的路径。我之前也曾尝试推出过陪跑小课程,效果还算不错(直到现在还时不时有人来询问陪跑事宜),无奈作为打工人,实在是精力有限,只好无奈终止了。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妨尝试打造一两个小型课程,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能为自己开辟一项新的收入来源。
04、强化读者视角思维
能够吸引读者关注的内容,必定是对读者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谁能够精准地迎合读者的喜好,谁就更有可能在众多运营者中脱颖而出。近期,我会特意去浏览公众号所推荐的文章,发现那些阅读量较高的文章,通常其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读者在阅读完之后会有一种“收获感”。而反观某些账号所推送的文章,光看标题,我就知道这可能只是作者的生活记录,或者仅仅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当然,我并不是要去批判这些文章。因为我自己的文章标题也并非尽善尽美,内容也时常会陷入自我陶醉的状态。只是,当阅读量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深入分析问题,将自己的文章与其他高阅读量的文章进行对比: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会那么高?其精彩之处在哪里?自己的不足之处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拿我近期的情况来说,近期我的文章阅读量不太理想,粉丝的取关率也很高,而且取关的大多是一些老粉丝。经过思考,我认为取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4个方面。
其一,可能是因为我承接了广告业务。
其二,可能是因为我所推送的“公众号运营干货”相关内容有所减少,之前推送的基本上都是公众号运营方面的内容,现在则夹杂了“成长干货、写作干货、读书报告”等内容。
其三,可能是因为我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语气不够温和,导致部分读者不太喜欢我了。
其四,可能是因为我的文章质量有所下降。在分析出这些原因之后,我便会格外注重措辞和语句的运用,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力求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可。
05、持续学习不辍
前天在浏览朋友圈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女性,不能输,要想不输,就必须不断学习,始终走在读者的前面。如果自己所提供的观点或内容,无法给读者带来启发,那么读者自然就不会关注自己。以前,我很少有阅读书籍的习惯,一年下来甚至都读不了10本书。但如今,我每个月都能读完4到5本书。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知识盲区”:不懂心理学,不懂逻辑学、不懂运营、不懂写作、不懂投资自己、不懂财富创造、不懂自我提升、不懂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能……面对这些情况,唯有通过多读、多想、多写的方式来逐步弥补这些不足。
在自媒体时代开启之初,我们无需担忧平台的稳定性问题,关键在于自身能力是否稳定,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尝试。任何行业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跻身于二八定律所描述的精英群体之中。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环境下,稳步前行不失为一种稳健的发展方式,让我们一起以缓慢而稳健的步伐进行创作,逐步实现财富增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