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商用电磁炉项目寻求投资合作与生产厂家
有没有想过商用厨房能摆脱电线缠绕的烦恼?去年参与一个餐饮设备升级项目时,我发现后厨最头疼的就是电磁炉的供电问题。直到上个月接触到这款获得专利的无线商用电磁炉,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无牵无绊」的烹饪体验。
一、无线供电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传统商用电磁炉拖着两米长的电源线,后厨操作动线被切割得七零八落。而市面上所谓的移动款,蓄电池用半小时就得充电,根本撑不过用餐高峰期。我们这款采用磁共振无线供电技术,实测在30cm距离内能稳定传输2200W功率——相当于同时烧开8壶水的能量。
关键突破在于能耗控制模块,比普通电磁炉省电30%。上个月给连锁火锅店做测试,20台设备连续工作6小时,电费支出直接少了1200块。更绝的是升温速度,从常温到1200℃高温仅需45秒,铁板烧师傅说这火力比燃气灶还猛。
二、双赛道布局的商业逻辑
针对不同场景做了产品分级:
母仓集合版适合中央厨房布局,通过基站式供电可同时带动8-12台设备,特别适合火锅店、烤肉连锁这类需要集中供能的场景。已有三家餐饮集团在洽谈整店改造方案。
单片家庭款主打C端市场,取消传统插头的设计让厨房台面整洁度提升70%。内测阶段在抖音做了波场景展示,视频播放量破200万时,后台咨询量直接爆单。
三、技术壁垒与市场壁垒
专利布局覆盖了从能量传输到温控系统的12个核心模块,特别是动态阻抗匹配技术,解决了无线供电时的能量损耗问题。实测数据表明,在连续工作时长、瞬时功率波动等关键指标上,比日本同类产品表现更优。
目前国内商用厨电市场规模已超千亿,但无线电磁炉渗透率不足3%。这意味着先入局者有机会吃下整个增量市场的红利。我们测算过,单就火锅行业设备更新需求,年市场规模就在17亿左右。
四、合作门槛与回报模型
首轮融资300-500万主要用于量产模具开发和认证体系搭建。已谈妥长三角三家OEM厂商,只要资金到位,45天就能实现首批500台的下线。收益分配采用阶梯分成模式,投资人前两年可享受净利润的35%分红。
更看好资源型合作伙伴: 1. 具备厨电生产资质的企业,可开放技术授权 2. 有餐饮渠道资源的团队,联合推进场景落地 3. 熟悉家电众筹平台的运营方,加速C端破冰
上周刚帮广州的合作伙伴对接了本地餐饮协会,现在他们的样品间每天要接待三四拨考察团。这个赛道最诱人的地方在于,既能抓B端的稳定订单,又能吃C端的消费升级红利。
最近在必集客平台看到不少智能家电类的资源对接,建议想入局的朋友多去逛逛。他们整理了完整的供应链资源和渠道数据,比自己盲目找厂商效率高得多。特别是厨电类目的行业白皮书,把上下游利润点拆解得明明白白,对新手特别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