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新兴职业,轻松月入过万,帮老人看病跑腿忙不停!
近来,一种全新且颇具收益潜力的职业悄然掀起一股热潮。该职业的准入门槛颇为亲民,同时还拥有极高的时间灵活度,既无需向任何雇主汇报工作情况,也不存在业绩方面的硬性要求,所获每一笔收入皆可完全由自己支配。
从事这份工作的操作流程相对简便,虽说工作场景大多是在医疗机构内,但其所能赚取的薪资报酬却能够远远超出一般医生的收入水平。倘若表现出色,月入过万可谓轻而易举,甚至数万元的月收入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下,医院诊疗费用相对较高这一情况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然而人一旦患病就必须前往医院就医,这也是无奈之举。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自由职业,它不受年龄限制,经验丰富者每月甚至能够赚取20000至30000元,而这一职业便是——陪诊师。
有一位女子从事“陪诊师”这一职业后,每日收入可达300多元,如此一来,月入过万便不再只是空想!近期,在湖南长沙,一位女子表示自己入职了这一新兴职业,收入状况十分可观。
而她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陪同病人在医院就医并帮忙处理各类跑腿事务。仅仅是帮一位老人预约一次核磁共振检查,就能赚取158元。
对此,网友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看病难催生出了这一新行业,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呢?
这位女子年仅25岁,但即便如此年轻,她每月也能实现8000元左右的收入。
该女子的具体工作包括帮助客户挂号、领取检查结果以及取药等一系列服务性事项。
例如在6月15日当天,上午这位女子陪同一位孕妇进行孕检,由此获得收入198元,下午又帮一位异地客户预约核磁共振检查,收入158元。一天下来,总收入达到356元,整个过程轻松自如。
据该女子介绍,其客户群体主要是以那些身边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为主,此外,还包括那些对医院就诊流程不熟悉的外地就医患者,以及需要有人陪同的孕妇等。
其一,有网友提出质疑,老人们怎么会舍得花费这笔钱呢?子女们又为何不亲自陪同老人看病呢?
实际上,支付费用的往往是老人的子女。诸多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所迫,根本不敢轻易请假,况且如今看病的流程极为复杂,老人们独自就医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就连预约挂号这样的事情都难以完成。
而且一旦进入医院,老人们很容易就会晕头转向,不识字的老人更是连科室都找不到,并且在看完医生之后,还需要进行各种检查、领取报告以及拿药等,这些事情老人们确实难以独自完成,所以确实需要有年轻人在旁协助。
但是,有些子女在外地工作,根本无法抽身返回老家。即便子女在本地工作,可若是请假半天,不仅全勤奖会泡汤,还会扣除半天的工资。相较而言,聘请这位女子半天仅需198元,全天也不过298元,这样算来,聘请他人反而更加划算。
其二,那么要如何让老人们接受由陌生人陪同自己看病呢?
原来,这位女子会事先与老人的子女进行充分沟通,让女子以老人子女朋友的身份出现,声称是前来帮忙的,避免让老人察觉到这是一种付费服务。不过,有时候排队等候也确实很辛苦,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左右。但相较于上班而言,这样的工作已经算是比较轻松的了,毕竟这份工作通常不需要加班。
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急诊情况,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忙碌到凌晨,如果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到订单,那么一个月赚取1万多元也并非难事。而且,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即便从事兼职工作,也能够获得3000至4000元的收入。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服务质量,从事该职业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在为那些有需要的老人们提供帮助。
现如今,在医院看病确实存在诸多复杂之处,就拿跑政务单位来说,往往只需跑一趟即可,但在医院却可能跑好几次都未必能顺利看上病。别的暂且不说,单就核磁共振检查这一项而言,首先需要去挂号并找医生开具检查单子,然后再去预约核磁共振,通常都得等待两三天,做完核磁共振之后,又得再等上一天左右才能拿到报告,拿到报告后还得重新挂号找医生看诊……仅仅这一项检查就需要在医院往返跑好几趟。
让一位老年人如此折腾,实在是既辛苦又困难。看病本就是极为紧急的事情,要是等上一个星期,那可就真的来不及了。另外,老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盲数量也不少,他们认识的字都没几个,又怎么能够使用手机进行预约以及查询相关系统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老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脱节,难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然,子女没有时间陪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年轻人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都在拼命工作挣钱,根本不敢轻易请假,而且很多人都是在外地打工,让他们如何能够陪同老人看病呢?倘若子女能够随时陪伴在老人身边,那么老人就医也就不会如此困难了。
而这一行业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些情况。因为“孝顺”二字,即便有些人自己从未真正尽过孝道,也不希望别人对此加以指责。
只能说,这一行业的存在确实为诸多老人解决了不少困扰,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亲自陪同父母去看病,毕竟父母除了在看病这件事情上需要你之外,在其他时候即便有困难也会咬牙说自己没事的。
有网友表示,赚这样的钱良心能过得去吗?
也有网友担忧,这样做会不会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呀……或许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才能够享受这样的服务需求。
还有网友说道,我儿子都在外地,每次看病都让我烦死了,这个价钱我倒是能够接受。
那么,对于这一行业,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觉得这一行业是否具有发展空间呢?你是否愿意付费聘请陪诊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