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春假来了?哪些行业更赚钱?看春假经济的多元爆发
春假一到,大学生扎堆往外跑,这事儿可不止是放假那么简单——整个消费市场都在跟着动起来。如果你研究过假期经济,肯定知道大学生群体有多能撬动消费。去年我帮朋友调研景区数据时就发现,光是故宫在春假期间日均客流量就冲上8万人次,其中四成是持学生证的大学生。
先说说最火爆的文旅板块吧。热门城市民宿基本得提前三周抢订,杭州西湖边的特色房型甚至涨价50%依然秒空。交通更是肉眼可见的紧张:租车平台像神州、一嗨这些,订单量直接比平时暴涨40-50%,经济车型日租价涨了20%都不止。有个做民宿的朋友说,他们专门给学生推了四人拼团套餐,春假半个月的营收抵得上平时两个月。
玩乐消费更藏不住增长点。你们刷抖音可能也注意到,春假期间"密室逃脱""剧本杀"这类话题播放量能翻倍。实地数据更惊人:中型剧本杀店单日排3-4场,人均消费120元左右,日流水轻松破4000元。院线那边更不用说,《热辣滚烫》去年春假首映场70%座位都是大学生,影院经理专门给学生群发19.9元特惠券。
购物中心的数据也很有意思。快时尚品牌UR、ZARA春假销售额涨30%是常态,运动区更夸张。我表弟就在成都万象城兼职,他说耐克专柜学生客流量翻倍,很多人用免息分期买新款跑鞋。美妆区也是人挤人,完美日记的春季礼盒两天就卖断货。
其实还有很多人忽略的兼职经济。火锅店、快餐厅招学生兼职时薪能给到25元,比平时高30%。我学妹去年在海底捞做五天传菜员,赚的钱直接换了副新耳机。商场促销岗也很抢手,像沃尔玛的试吃推广岗时薪22元还得靠抢。
看到这儿你可能想问:这些商机普通人怎么参与?举个真实案例:我邻居去年春假前在必集客对接了个景区伴手礼项目,专门给大学生定制文创产品,单周流水就破了五万。所以特别建议想做副业的朋友,多关注这类资源整合平台,现在很多项目都缺地推和线上运营。
说到底,春假经济就像个富矿。无论是开民宿的老板、做剧本杀的店主,还是想接兼职的学生,关键要抓住这波集中爆发的需求。最近很多平台都在更新春假专题,建议抽空去翻翻,说不定就看到适合你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