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短视频与虚拟产品,在视力恢复生意上闷声发大财的野路子
您是否曾刷到过诸如“3个月从800度降到100度”“转动眼球摘掉眼镜”“祖传手法逆转近视”这类的视频呢?其评论区往往充斥着“求方法”“怎么练”等留言。在此要告知您,这些视频背后实则潜藏着收益颇为可观的商业门道。不过,今日咱们要探讨的并非是如何去忽悠他人,而是切切实实且合法合规的运作方式。
一、伪科普现象泛滥,真实需求亟待满足
当我们打开短视频平台,会发现各种各样宣称能恢复视力的神奇操作铺天盖地。中国科协早已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剖析,明确指出网传的诸多视力恢复相关内容大多属于伪科学范畴。然而,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犹如一记警钟: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达到71.1%,高中生更是攀升至80.5%。
为人父母者,面对这样的数据,怎能不忧心忡忡呢?在眼镜店配一副防控镜片,费用往往四五千元,而角膜塑形镜一年的花费起码两三万元起步。
如此显著的痛点,加之消费者愿意为此投入的资金颇为可观,这无疑意味着相关市场规模十分庞大。
二、借助短视频引流:建立信任感至关重要
1. 视频号蕴含巨大商机
在2025年,颇具亮点的营销操作当属在视频号上的运作了。某母婴品牌在小红书投入大量精力发布200篇笔记,然而爆文率却不足2%,但当该品牌转而在视频号寻觅3位中腰部博主进行直播切片推广后,单条视频播放量竟突破500万,产品更是直接售罄。
其核心要点归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信任感。
抖音的算法模式是“内容找人”,这就可能导致推送的内容并非用户所真正需要的;而视频号则采用“人带内容”的方式,就好比家族群里转发的育儿视频,观看这类视频的观众本身就有着精准的需求痛点以及购买意愿。
2. 起号实操的有效途径
家族群推广策略
杭州有一位95后的姑娘,网名@萌妈优选,她专门拍摄诸如“如何给婆婆挑选礼物”“三句话让公公主动带娃”等主题的视频。
并且在每期视频结尾都会加上一句:“觉得有用的姐姐们,记得转发到家族群哦~”
如此一来,她的视频被大量转发至全国各个“幸福一家人”群,其粉丝群体中有70%是40岁以上的女性,她承接奶粉广告的报价达到8万元,这可比同龄的美妆博主报价高出3倍之多。
视力恢复领域同样如此:在宝妈群里转发一条诸如“孩子近视从0.6恢复到1.0”的视频,其效果可能比明星代言还要更能触动人心。
内容设置要精准有力,人设塑造要真实可信
不要再去炮制诸如“转动眼球降度数”这类缺乏科学依据的内容了。以下是一些经实践验证有效的做法:
可以晒出视力表打卡记录,比如:“陪女儿训练第27天,左眼裸眼0.8了”。
进行变焦原理的科普,例如:“为什么看远看近能激活睫状肌?”
揭露行业内存在的一些黑幕,像:“眼镜店不会告诉你的3个视力陷阱”。
关键要点在于:不做出治愈的承诺,但要给予改善的希望。
三、虚拟产品变现:无需售卖药品或仪器亦可实现良好收益
1. 知识付费: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价值不菲
有一位视频号博主推出了名为《家庭视力防护21天计划》的产品,定价为198元:
该产品包含:睫状肌训练动画、坐姿纠正提醒表、护眼食谱PDF等内容。
交付方式包括:3节直播课以及微信群打卡服务。
一个月内该产品售出2000份,复购率达到35%(不少是家长拉同学进群购买)。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家长们并非是为了能彻底治愈孩子的近视而买单,而是愿意为了“试一试的机会”去付费。
2. 私域联营:让顾客成为产品推广者
我们可以参考某咖啡店的巧妙营销方式:顾客扫码领取5元优惠券后,会自动弹出一个视频号链接,内容是“在家复刻招牌咖啡”。
并且在结尾处会提示:“前100名分享给朋友的顾客,下次到店消费可免费升杯”。
将这种模式移植到视力恢复领域:
- 在线下店放置二维码,标注“扫码领取《儿童护眼食谱》”。
- 顾客添加好友后,弹出相关视频,如“4个动作缓解视疲劳”。
- 设置分享话术,比如“转发3个群,赠送视力训练图”,如此操作下来,一个月能裂变出500名精准粉丝,且成本比投放信息流广告要低10倍。
3. 跨境套利:海外用户付费意愿更强
当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到近乎白热化的程度时,不妨考虑开拓海外市场!
TikTok上每1万播放量大约能带来5美元的收入,这可比国内的收入高出三倍呢。
例如有一对95后情侣,他们将国内的“赶海视频”搬运到东南亚地区,每月能获得4.3万美元的收入。
视力恢复业务开拓海外市场具有一定优势:
东亚地区的近视率在全球范围内是最高的,比如韩国,其96%的高中生都存在近视问题。
可以利用CapCut自动翻译字幕的功能,重点开拓巴西、中东等新兴市场。
四、严守合规底线:避免违规方能行稳致远
1. 严格遵循三条重要准则
切不可做出治愈的承诺,应当用“改善”“防护”“缓解”等词汇来替代“恢复”“降低度数”等表述。
要标注风险提示,比如“个体效果存在差异,请遵医嘱”。
以销售虚拟产品为主,如训练计划、知识库、咨询服务等,而不售卖治疗仪等实物产品。
2. 强化专业背书
可与视光中心展开合作,用户购买相关卡券后,便可到店享受免费检测服务。
通过直播连麦眼科医生的方式,解答诸如“每天远眺到底有没有用?”等疑问。
要知道,信任是极其宝贵的,但一旦信任崩塌,就很难再重新建立起来了。
五、把握新风口:能否抓住政策红利?
视频号“社交电商身份系统”正在进行内测
据腾讯内部消息透露,视频号主页将会显示“XX会员”“XX社群主理人”等标签,点击这些标签可查看推荐商品、线下活动轨迹等信息。
提前布局:若认证为“青少年护眼顾问”,带货转化率甚至能超过拥有10万粉丝的抖音号。
中视频计划进一步强化
自2024年起,横版视频播放分成从30元/万涨到了50元/万,并且重点扶持科普类内容。
比如农村宝妈拍摄的“果园种植日记”结合护眼食谱相关内容,每月平均收入能达到8000元以上。
视力恢复与三农领域相结合,仿佛是掌握了流量密码一般。
红利青睐于“关系链拓展高手”
当抖音深陷算法内卷的困境,小红书饱受虚假流量的困扰时,视频号却凭借着最为质朴的“人与人连接”模式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您具备超高的剪辑技术,只要您能够:
- 将家族群转化为产品的分销渠道。
- 让朋友圈成为视频号内容的预告片发布平台。
- 把线下顾客转化为流量的传播节点。
永远不要去赚取那些利用他人焦虑而得来的不义之财,而是要懂得为给予他人的希望赋予合理的价值。
(注:本文所述商业逻辑均来自公开案例,具体操作请遵守平台规范及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