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公众号和视频号的经历:两个小动作,涨粉效果大不同!
如此拟定的标题,是否会给人一种略显“标题党”的感觉呢?
坚持进行日常更新已有颇长一段时间了,说实在的,人难免会生出些许懈怠之意,不过我已然下定决心要持续坚持下去。我打算制定一个为期一年的计划,瞧瞧坚持每日更新一整年之后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新个体”应当付诸行动去做的事儿呀!
倘若能够坚持满一年,待自身的账号以及影响力均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之后,后续我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从事的各项主要业务逐一分享出来。
在此刻,不知是否会有新入行的朋友前来关注一波呢!
之所以会拟定这样的标题,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有相关需求的朋友可以从中借鉴经验,若是没有需求的话,大致浏览一下然后略过便好。
其一呢,我这个账号主要是用于分享自己在从事自媒体工作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内心一直期望能够全面且详尽地去分享这些内容,并非仅仅局限于公众号方面。然而就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唯有在分享涉及“公众号”“推荐流量”等相关话题的内容时,所获得的推荐量才会相对较大。但近期的分享内容逐渐偏离了这一方向,所以相应的推荐量也随之逐渐减少了。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账号起初所拥有的粉丝数量着实较少,仅仅只有几百人予以关注,如此一来便完全要依靠平台的推荐以及搜索功能了。秉持着先扩充粉丝数量的原则,便着重去分享这两类内容了,只是写着写着,感觉能写的内容似乎也变得有限了。
在减少了这类话题相关内容的分享之后,不仅推荐量有所下滑,粉丝数量的增长幅度自然也降低了不少。反正我是从不相信那些所谓的“稳定方法”的,只要是依赖于平台的话,就根本不存在绝对稳定的方法呀。最为靠谱的做法无非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内容创作,减少那种刻意“蹭热度”以及追求“爆款”的行为,也别表现得过于出挑了。
就目前而言,还算比较欣慰的一点是,这个账号从最初每天仅有几十次的阅读量,到如今坚持每日更新50多天之后,基本上能够维持至少200次的阅读量了,而且也收到了不少商业合作的邀约(目前我是坚决予以拒绝的,后续甚至有可能会关闭流量主功能,尤其是针对文中广告这方面)。
其二则是近期我对自己的视频号进行了一番打理,这都不知道是第几次申诉了,好在最终总算是成功解封了,流量也得以恢复如初。
并且在昨天之前,视频号一直采用的是“以公众号身份关注”的设置方式,所以从表面上看,公众号的粉丝增长速度显得颇为可观呢!
在此之前,粉丝每日的增长量相对较多,其中大约有40%的新增粉丝是来自于视频号的关注。只要视频号中有一个视频的播放量能够超过一万次,基本上就能够为公众号带来200多个新增关注。
如今之所以要将其改成“以视频号身份关注”,更多的是出于想要尽快将视频号的粉丝数量提升到一万,进而完成加黄V认证的目的,待完成之后再重新调整回“以公众号身份关注”的设置。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采用“以公众号身份关注”的方式,在订阅号里面才能够针对公众号群发以及视频号发布的内容进行推送,如此便可以增加粉丝阅读以及观看相关内容的概率呀。
提及视频号,这里顺便简单聊一个话题——“是否要去蹭热点”呢?
当你的账号并未受到限流处理时(这里所说的限流是指收到了系统所发出的相关消息),判断一个账号是否被限流最为简单的方法便是前往其视频号,随意挑选几个视频进行投放测试,如果无法进行投放操作的话,那么这个账号多半就是已经被限流了。
若是想要“蹭热点”的话,前提必须是账号未被限流,在这种情况下,你便可以选取一些热门话题或者热搜话题,将自身的观点融入其中并进行深度的加工处理,在发布之后要尽快促使视频的播放量达到1000次,一般来讲,在此之后所获得的推荐量便会越来越大,而且这种推荐是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的,我通过对几个视频进行测试发现,一般都是间隔24小时之后便会进行一次助推,并且会连续助推好几天呢。
基本上这些视频的文案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但却都成为了爆款视频呢。
对于那些想要迅速提升粉丝数量、让数据看起来更加美观的朋友而言,这种方法倒是可以参考借鉴一下。不过若是想要精准地吸引粉丝、提供精准服务的话,可就并非是通过这样的推荐方式来运作了。想要长期运营好一个账号的话,一般都需要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细作,让粉丝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具备丰富知识内容的,而并非只是在输出“同质化”的内容,当下那种过度蹭热度的账号实在是太多了,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去做呀。
当然了,如果所蹭的热点是与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相关的话,倒是可以适当地去蹭一下热度,毕竟账号也是需要依靠这些热点来实现传播裂变,进而辐射到自己所属的精准类粉丝群体当中去的。
末尾需提及的一点是:
视频号当中“以公众号身份关注”的这一功能,目前只有那些老账号才能够使用,新账号是不具备此功能的,若是新账号的话,就别再琢磨通过这条途径来涨粉啦!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若是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通过关注并私信我的方式,我会告知详情哦。
倘若你想要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细作的话,那就将其做精做好,可别像我这般,什么内容都去涉猎撰写。只有深耕自己的领域,所获得的推荐量才会越多,吸引到的精准粉丝数量也才会更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