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护床项目诚招全国城市及区县合伙人,共享养老市场收益
银发经济新风口:智能护理床城市合伙人计划
最近在整理康养行业资料时,发现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已突破4400万。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个价值百亿的蓝海市场——我手里正好有个智能护理床项目,想找些有战略眼光的城市合伙人共同开发。
项目核心价值点
我们研发的第六代智能护理床,集合了体征监测、离床报警、远程看护等功能。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在苏州试点时,有位李大爷的家人通过我们的系统,凌晨三点收到老人异常离床的预警,及时避免了意外发生。
产品采用"长护险+个人"的付费模式,每天50元服务费里,85%由长护险覆盖,用户只需承担7.5元。按苏州试点数据测算,单个区县铺设300张床的情况下,刨去23元/天的运营成本,年收益约摸在150万上下。
合作门槛与支持
这个项目特别适合在当地有医疗资源的朋友——就像去年宁波的王总,原本做医疗器械经销的,用现成渠道三个月就铺了20家社区养老中心。城市代理启动资金按GDP分档,像新一线城市100万起,普通地级市60万就能进场。
我们总部会派驻3人小组全程辅助,从设备安装到护理培训全包。上周刚帮济南合伙人对接了当地医保局,现在他们长护险定点机构资质已经批下来了。
市场空间测算
参考中国老龄协会数据,每个地级市平均有3-5万失能老人。按20%的市场渗透率计算,首年铺设6000张床的话,流水能到千万级别。当然具体数字要看当地长护险政策,像广州黄埔区今年就把护理床纳入了长护险升级包。
最近在帮重庆合伙人做方案时发现,他们那的社区养老中心改造补贴最高能到50万。这些政策资源我们都会帮合作伙伴对接,毕竟项目要扎根,离不开在地化的运营。
长期价值展望
除了设备收益,后续的耗材更换、数据服务都是持续收入。就像现在杭州合伙人,设备铺完后又开始做居家适老化改造,单客户年均消费能到8000+。这个赛道有点像十年前的共享单车,不过咱们服务的是更刚需的银发群体。
看着办公室墙上新挂的"2024智慧养老创新案例"奖牌,越发觉得这个事值得长期投入。如果你手里有医疗资源或政府关系,不妨聊聊看——毕竟老龄化这事,等不起也躲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