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赛道有多火?东方红大院公社项目怀旧时光里的农家乐
这两年乡村旅游赛道有多火不用我多说吧?光是今年五一假期,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就突破1.2亿。今天要说的这个项目很有意思——用一座还原70-80年代风貌的「东方红大院公社」,在怀旧经济里开辟新赛道。
先给各位划重点:总投入80万,5万就能入局合作。我们团队实地考察过类似项目,去年河北某农家院靠"知青食堂+供销社场景"单日最高接待600人次,人均消费能达到78元。现在这个项目想复刻这种模式,但玩法更丰富。
一、为什么说这个模式有戏?
核心客群60-80后正处在消费能力巅峰期,他们对儿时记忆的买单意愿超乎想象。举个例子:北京某复古大院推出的搪瓷缸套餐定价68元,三个月卖出1.2万份。项目方规划的四大盈利板块很实在:
1. 门票设计38元/人(儿童半价),按日均200人计算,年营收轻松破200万 2. 餐饮区设置大食堂(人均40元)和精品回民餐厅(人均80元),搭配水培蔬菜采摘体验,综合毛利能做到65% 3. 研学板块对接中小学,单次接待50人团队收费9800元(含课程+午餐) 4. 节庆活动承包婚宴、企业团建,参考同行数据,这类业务客单价在2-8万不等
二、5万门槛能做什么?
项目方明确要招募多个合作伙伴,不同资金量级对应不同权益: - 5-10万:可承包特定区域(如果园/渔具租赁点)的运营分红 - 10-20万:可参与主题场景搭建(如供销社场景复原)的联合开发 - 20万+:可深度参与整体运营并获得培训体系支持 去年我朋友参与过类似项目,投7万承包了桃园采摘区,旺季单月分红拿了1.3万。关键要看场景还原度和活动策划能力。
三、三大核心优势别忽略
1. 政策红利:文旅部刚发布的《关于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这类融合业态 2. 成本可控:利用旧厂房改造可比新建节省40%成本,装修采用做旧工艺反而更出效果 3. 二次消费强:实测数据显示,游客在怀旧场景中的二次消费意愿比普通农家乐高2-3倍
现在做文旅项目,选对平台很重要。像必集客这类资源对接平台,能实时匹配到靠谱的场地资源、设计团队和运营老手。特别是刚入行的朋友,建议先去平台看看同类项目的运营数据,再结合当地客群特点做调整。
这个项目最大的风险点在于场景还原的专业度。建议前期找做过年代剧的美术团队介入,餐具用老式搪瓷制品,菜单设计成粮票样式,广播系统循环播放《东方红》——细节到位了,情怀溢价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