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地推小课包的策略与思路

对于那些一直关注我的粉丝们而言,他们深知我始终秉持着一个观点:若思维未能通达,任何方法都将难以奏效。在培训行业的广阔天地里,方法策略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将其转化为显著成效的却寥若晨星。我们常常目睹他人方法的辉煌战果,便天真地以为照搬即可复制成功,然而,一旦付诸实践,却往往发现效果大相径庭。

正因如此,我在过往的文章中鲜少谈及具体的方法论,深怕读者们一时冲动,盲目模仿,却未能收获预期的效果。虽然抄近道看似高效,但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全国市场中,一种方法在一个地方奏效,换到另一个地方可能就失灵了。近日,与一位资深教育者的深入交流,让我深感有必要分享关于小课包设计的精妙思路。

在这个短视频风靡的时代,依然坚持阅读公众号文章的朋友们,无疑是深度阅读与思考的践行者。若您已在此领域有所建树,那么本文或许只能算作是对您既有知识的一次小小补充,而我,则愿做那个抛出引玉之砖的人。

地推,这一营销策略,无疑是对人性的一次挑战。若课程完全免费试听,那么地推人员便失去了直接的收益动力。尽管邀约转化设有提成,但即时的正向反馈仍显不足。

因此,在小课包的费用设计上,我坚决反对免费策略,而是主张设置一定的费用门槛。这道门槛,既能作为筛选客户的标尺,也能为地推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回馈。我曾细致测算过,以19.9元为例,常态化的地推活动,其收益足以达到底薪的70%左右。对于众多地区而言,这无疑是一笔颇为可观的收入。若参与人数突破5人,再辅以奖励机制,那么前端稳定的到店客流便有了坚实的保障。正如我近期文章所述,筛选A类客户的同时,B类、C类客户的数据库也将得到扩充。

有了行动的源动力,一个吸引人的地推主题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个主题,是你吸引客户的磁石。试想,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客户“我是某某机构,提供免费课程体验”更具吸引力,还是以一种活动推广的口吻,如“我们正在举办一场XXX教学活动,现在仅需XX元即可享受多节精品课程,让孩子在课程中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提升专注力等”更能激发客户的兴趣?显然,一个明确的主题、强烈的驱动力,能让你的推销之词更加流畅,也更容易打开客户的心扉。接下来,便是课时设计的关键环节了。

在价格与课时的设定上,我倾向于制造一种反差——即高价值低价格。或许会有老师担忧,课时过多可能会被“薅羊毛”。的确,这种风险在任何行业中都存在。但课时充裕,也意味着学员转卡的机会增多。若课程体系足够优质,那么大部分学员在体验过1-2节课后,都会愿意继续深造。

因此,我建议课时设计可稍多于当地其他机构的小课包,比如多出一节课。这既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为机构自身上了一道保险。实际上,大部分学员可能并不会用到这额外的一节课。这里,便涉及到了心理战术。回想起之前做师训项目时,面对全国范围内激烈的机构竞争,创新成为了我们打开市场的关键。当时,我们了解到外出学习的成本高昂,于是推出了“免费复训”的优惠政策,为学员节省了大量学习费用。起初,这一提议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将导致机构倒闭。但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学员的时间成本巨大,真正能来复训的寥寥无几。事实也正如我们所料,复训的学员数量微乎其微。这场心理战,不仅让学员获得了更多保障,机构也并未因此蒙受损失。当然,具体的课时设计还需根据机构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地推活动,通过收取小课包费用来激发地推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抵消地推的反人性特质。同时,利用高价值低价格的产品策略,像探路者一样在茫茫人海中筛选出潜在客户。若客户一时不愿购买,我们也应努力与他们建立联系,将B类、C类客户逐步培养成熟客。

出自:必集客小月
平台介绍用户帮助网站地图免责申明

商务合作(举报): yuntui2023@126.com

© 2025 云推科技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41151

公众号
必集客APP下载APP下载
企业微信
友情链接:    网创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