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平台】怎样才能在学校地推?

在校园里做地推,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技巧。不少人觉得发传单、送礼品就能搞定,其实真正能赚钱的地推,都是靠细节堆出来的。今天就把我带团队在20多所高校实操过的经验分享出来,从准备到执行一步到位,新手看完也能直接上手。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做地推是为了什么?是单纯赚佣金,还是想积累校园资源?目标不同,玩法完全不一样。比如我去年带新人做某APP拉新,有人盯着“注册1人奖励20元”的短期收益,有人则顺便建了学生兼职群,三个月后后者靠群里的资源接了校园团购项目,单月收入直接翻了三倍。所以一开始就要想清楚,你要的是眼前的佣金,还是长期的管道收益。


了解校园环境这步最容易被忽略,却是成败关键。去年在某大学城做推广,我们提前一周蹲点观察:发现男生宿舍楼下傍晚6点最热闹,女生更喜欢在食堂门口的奶茶店附近逗留;周三下午全校没课,图书馆门口反而人少,而周末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常有社团招新。这些细节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时间地点选择,比盲目撒网效率高太多。对了,一定要提前查清楚学校的规定,有些校区禁止在宿舍楼下摆摊位,但允许在篮球场周边发传单,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学生会的同学或者保安大叔打听到。


时间和地点选对了,等于成功了一半。最佳时间段其实有三个黄金档:早上8点的上课路上(学生不赶时间,愿意听你介绍)、中午11点半到1点的食堂高峰期(人流量最大,但要注意别挡着打饭通道)、下午5点后的晚自习前(这时候学生心态放松,更容易接受推广)。地点方面,除了食堂宿舍,教学楼的公告栏、快递驿站门口、甚至校园超市的收银台旁边,都是隐藏的流量宝地。记得有次在医学院推广护眼产品,我们把展架放在了解剖楼出口,结果医生专业背景的背书让转化率比其他校区高了40%。


活动设计要抓住学生的“痛点”。单纯送小礼品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大学生更吃“实用+有趣”这套。比如推广英语APP时,我们设计了“四六级真题免费领”的扫码活动,再加上“组队打卡返现”的机制,三天就完成了500人的注册量。小礼品的选择也有讲究,去年秋天做活动,成本8元的定制帆布袋比10元的保温杯效果还好,因为学生上课背书需要,走到哪都能帮你做移动宣传。对了,现场互动一定要有,最简单的成语接龙、猜灯谜,只要奖品设置合理,就能快速聚拢人气。


团队组建不用追求人多,关键是“精准匹配”。我带过最小的团队只有3个人:一个擅长沟通的负责讲解,一个细心的负责登记信息,还有一个会拍照的专门拍现场视频发抖音。记得给团队成员做培训时,不光要讲清楚推广话术,还要模拟各种突发情况,比如遇到老师盘问怎么办,学生拒绝时怎么回应。去年有个新人特别机灵,学生问“你们这个安全吗”,他直接打开自己的手机APP说“你看我自己都在用,昨天刚提现了300多”,这种真实感比任何话术都管用。


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实时调整策略。准备一个小本子,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哪个地点注册量最高?哪个礼品最受欢迎?学生提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有次我们发现,同样的推广方案,在艺术学院女生转化率是机械学院的两倍,于是立刻调整话术,对男生强调“完成任务能赚一周的饭钱”,对女生则说“推荐3个好友就能免费领腮红”,结果整体效率提升了25%。遇到突发情况别慌,比如突然下雨,我们就把摊位搬到食堂走廊,顺便搞了个“扫码送雨伞”的应急活动,反而因为独特性吸引了更多人。


活动结束后千万别撒手不管。我会让团队成员加每个注册用户的微信,拉进专门的福利群,每天发点兼职信息或者校园资讯。上个月有个学生在群里说想找家教,正好群里有家长在找,我们牵线搭桥还赚了200元中介费。这种“地推+社群运营”的模式,能让单次推广的收益持续放大。记得每次活动后做复盘,把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下一个学校,失败的坑下次避开,我第一个月带团队做地推赚了5600多,到第三个月就稳定在1.2万左右,靠的就是不断优化流程。


想不想快速上手?其实现在有很多成熟的地推资源平台可以利用。比如必集客是项目资源对接平台,提供副业项目和合作资源,适合找合作、拓业务的朋友。上面有各种经过审核的校园推广项目,从APP拉新到品牌活动都有,佣金比例透明,新人也能直接对接一手渠道。我去年做的那个护眼产品推广,就是在上面找到的资源,省去了自己谈合作的麻烦,把更多精力放在执行上。有问题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回复,觉得有用的话赶紧收藏,下次做地推就能直接翻出来看啦。

出自:必集客官方
平台介绍用户帮助网站地图免责申明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庆丰北路458号光大城市花园35幢1单元602室东起第一间

© 2024 嘉兴云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41151

友情链接:    网创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