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软件推广获外国一手意向客户,30 - 100 个有保障,3980 半年/6880 全年扶持服务
跨境生意还能这么做?每天30+精准询盘真不是画饼
最近在帮朋友对接海外渠道时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在TikTok上卖瑜伽裤的独立站,70%的流量都来自红人带货。这让我想起手上正在运营的跨境获客项目,本质上也是帮工厂老板绕过中间商,直接在海外社交平台捞客户。
核心玩法比刷短视频还简单
我们负责在Facebook、Instagram这些老外扎堆的平台做精准投放,就像给钓鱼竿装上雷达探测器。上周刚帮义乌某饰品厂测了波广告,三天后他们的业务员开始用翻译软件和西班牙买家聊订单细节。这种玩法特别适合手里有货但不懂海外推广的厂家,毕竟不是谁都能像SHEIN那样养几百人的运营团队。
选品禁忌和变现天花板
虽然平台允许推广的商品类目有200+,但生鲜水果这类易损耗的品类还是建议绕道。去年有客户非要试水车厘子跨境,结果冷链没搞定直接赔了首付款。反观小家电、家居用品这些标品,只要产品图拍得够ins风,转化率基本能到5%以上。
服务方案藏着三个小心机
半年期的3980套餐其实是个双向过滤器,既能筛掉薅羊毛的客户,又能让真想出海的企业看到效果。有个做蓝牙耳机的客户,第四个月时周均询盘稳定在50+,现在续了全年版准备拓东南亚市场。全程陪跑不只是嘴上说说,从广告素材设计到外汇结汇指导,运营团队会盯着每个关键节点。
数据表现比招聘业务员靠谱
按我们内部统计,家居类产品平均每70个询盘能转化1个长期客户。虽然比不上行业头部3%的转化神话,但对于从0启动的厂家来说,总比养10人地推团队每月烧2万见效快。特别是现在PayPal提现渠道越来越便利,上周刚有客户收了笔3万美金的西联汇款。
这个模式最妙的地方在于风险前置——客户只需要负责专业领域的产品和谈判,流量端的试错成本由我们扛着。就像开盲盒先看攻略,爆款概率自然比蒙眼狂奔高得多。最近在测试的谷歌SEO+红人营销组合拳,有望把单个获客成本再压30%,到时候可能要考虑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