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景区果园寻求林下种养合作
最近在农业圈子里发现个挺有意思的项目,趁着有空赶紧给大家扒一扒细节。这个位于文山州广南县的千亩果园项目,既适合想搞林下经济的老手,也能给刚入行的朋友提供试水机会。
一、藏在景区里的黄金地块
项目方手里攥着1000亩现成果园,沃柑和砂糖橘已经成林,树冠高度普遍在2米左右。实测过地块的朋友说,林下空间足够养3000只走地鸡,或者搞20亩中药材种植。重点在于这里海拔850-1000米,年均温18-22℃,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果子糖度能到15%以上。
配套方面确实下了本钱:园区主干道5米宽,水电管网直通每个地块,还有现成的管理用房和分拣车间。去年刚升级的滴灌系统,每亩地维护成本能省200多块。周边3公里就是4A级景区,旺季每天上千游客流量,搞采摘游的潜力肉眼可见。
二、两种合作模式任选
第一种是纯场地合作,每亩年租金1600元签25年长租,折算下来每天每平米不到5分钱。要是自带技术或销售渠道,还能申请前三年租金减免——这个政策在同类项目里确实少见。
第二种是资源置换模式。去年有个团队带着禽类疫苗技术进场,用技术入股换到了50亩免费试验田。现在他们养的乌骨鸡通过景区渠道销售,每只溢价30%还能稳定出单。这种合作特别适合有成熟技术但缺启动资金的朋友。
三、哪些人适合进场?
1. 有林下种养经验的技术派:比如食用菌栽培、林禽混养这些成熟模式,场地方可以帮着对接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去年入驻的中草药种植户,靠着农科院给的土壤改良方案,每亩多赚了4000多块。
2. 农产品加工企业:园区预留了2000㎡的加工区,水电负荷都是按食品厂标准配置的。现在做果脯加工的那家,用景区废弃果开发了伴手礼,利润率比单纯卖鲜果高2倍。
3. 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园区离高速出口就15分钟车程,特别适合开发周末游项目。现有的采摘路线每天能接待200人,要是能把餐饮住宿配套做起来,保守估计年流水能冲300万。
四、小白也能玩转的秘诀
新手建议先从单品突破。比如利用现成的果树间距种耐阴作物,像魔芋、黄精这些,每亩投入3000左右,当年就能回本。要是担心销路,园区有现成的合作社渠道帮着代销,抽成比例比市场价低5个点。
资金紧张的朋友可以试试"技术换场地"。之前有个大学生团队带着物联网监测方案来谈合作,用设备和技术服务换到了10亩试验田,现在他们的智慧农场方案已经推广到周边3个县了。
这类资源整合项目现在确实吃香,像必集客这类专业平台上每天都有新资源上线。建议多去转转,说不定就能遇到适合自己的机会。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看到都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