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必知的10个知识点
在微博的运营实践当中,我们往往会遭遇诸多问题。在此,平台梳理出了十个知识点,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助益。
1、关于名称选取
微博的昵称与一般服务平台相比存在差异。比如微信公众号,部分KOL倾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作为昵称,以此塑造个人IP。但在微博平台上,若采用个人真实身份作为昵称,通常缺乏鲜明特征。除企业账号外,绝大多数微博账号的昵称呈现出“网络段子”式风格,其特点是通俗易懂、方便记忆,让人一眼便能知晓账号的核心主旨。
2、关于加V认证
对于加V这件事,若有条件第一时间完成,就不要拖延至之后再做。企业账号可申请蓝V认证,而个人账号则应尽快争取获得黄V认证,其认证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兴趣认证、自媒体认证以及身份认证。及时完成加V认证的好处颇多,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他人冒用你的身份,维护自身信誉;另一方面可使账号更具权威性,进而具备一定的公信力。就自媒体认证而言,还能为账号带来相关的流量扶持以及粉丝推荐。
3、关于140字限制
在运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给粉丝造成不便,尤其是“展开全文”这一提示,它极易对转化率产生影响。虽说如今微博已不再限制字数,但内容一旦超过140字,就会出现部分内容被遮挡的情况。所以,在发布微博内容时,最好能将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如此方能给予粉丝良好的阅读体验。
此外,关于微博的更新频率,建议每天至少更新一次,哪怕只是发布一些心灵鸡汤类的内容。或许运营者会觉得此举并无必要,但粉丝却往往认为很有必要。因为粉丝能够从中感受到微博账号持之以恒、持续为粉丝服务的态度与习惯。即便粉丝不一定每次都会查看更新内容,但一旦养成查看习惯,若某天突然不更新,粉丝的体验感便会大幅下滑。
4、关于体裁选择
若条件允许,能采用短视频形式就不要只用图片;能使用图片就不要仅用文字表述。微博文章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发布的每条微博尽量至少搭配一张图片;而且所发布的图片并非一定要配有文字描述。图片曾是让用户快速浏览并产生联想与记忆的快捷方式,不过如今就传播效果而言,或许短视频更佳。
通常情况下,图片越精彩、标题越具吸引力的微博,就越容易吸引粉丝的关注并促使其进行深入阅读。另外,如果可行的话,制作精美的九宫格图片组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5、关于发布时间
微博商业部与SocialBeat曾针对企业微博发布时间规律展开过一次研究,研究发现,在工作日期间,下午2 - 3点时段用户参与度不高,然而此时企业微博的发布数量却相当庞大,原因在于此时粉丝大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微博内容。而在晚上6 - 11点这个粉丝活跃度较高的时间段,企业微博的发布数量却大幅减少。
一般而言,较为理想的发布时间为:
周三、周四的晚上6 - 11点;周六、周日的下午1 - 2点以及晚上5 - 8点。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将自己视作微博用户,自己平时什么时间有空,一般来说其他粉丝大概率也是在这些时间有空。
6、关于热点话题
应尽量借助热点来打造热点话题,借助热点话题,即便微博内容没有分享、没有评论,也能够被粉丝用户看到。即便无法成功打造出一个优质话题,也可考虑担任话题主持人,其效果也较为相近。热点话题通常会聚集对该话题忠诚度极高的粉丝,这类粉丝的转化效率高且粉丝黏性较强。
当你想要寻找目标粉丝却又不清楚他们身在何处时,通过搜索微博热点话题来寻找,通常是不会出错的方法。
7、关于运营矩阵
微博运营属于自媒体运营的范畴,而从事自媒体运营通常都需要构建运营矩阵。微博运营矩阵一般采用以下策略:核心微博账号→由微博其他账号协助运营(至少三个)→由其他自媒体核心账号协助运营(至少一个)。
8、关于粉丝相关内容变现
不少微博账号运营到后期,会选择通过发布粉丝相关内容来实现流量变现,比如直接宣传产品、发布营销软文、开展线上推广等。虽说这种变现方式效率颇高,但说实话,每次发布此类内容,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掉粉现象。若想实现较为理想的粉丝相关内容变现,需做到以下几点:
每次发布粉丝相关内容时,都要用几十条高质量、对粉丝有价值的内容来进行补充;
依据自身账号的风格与特点来编写粉丝相关文案,尽量不要对粉丝造成骚扰;
赋予粉丝相关内容更高的价值,让粉丝在阅读之后不会觉得这是单纯为了变现而发布的内容,而是能够从中获取到更高价值的内容。
9、关于KPI考核
一般企业微博运营都会涉及到KPI考核。通常被纳入KPI考核范畴的主要是粉丝数量和阅读量。然而,切不可在增粉指标上设置过高要求!不少上级领导都期望看到粉丝数量持续增长,仿佛拥有了粉丝数量就拥有了一切。但实际上,相比增粉,掉粉问题才更为关键。
导致掉粉的原因无非是内容质量不高、缺乏价值,账号定位混乱、缺乏人格特质等。可以肯定的是,掉粉的这些粉丝在之前一定是活跃粉丝,正是因为他们之前活跃并关注了你,所以才会因为你做得不好而失望离开。
因此,在进行KPI考核时,应更加注重粉丝的活跃度,而非仅仅关注粉丝的数量。
10、关于忠实粉丝
备受中国互联网人推崇的阿隆·凯立老先生曾提出过一个“一千个忠实粉丝理论”——“创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视频创作者或作者,只要拥有1000名忠实粉丝便能维持生计。”
所谓忠实粉丝,是指无论你创作出何种作品,他们都愿意付费购买。他们愿意驱车30公里来聆听你的讲座,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你发布的每条信息,迫不及待地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
若想获得1000名忠实粉丝,那么至少需要拥有100W以上的粉丝规模才有可能实现,因为要从茫茫人海中寻找到一位知心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阿隆·凯立老先生的这句话虽带有一定的心灵鸡汤意味,但也为运营者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