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小伙靠虚拟主播售卖新西兰蜂蜜,闷声发大财三个月净赚三万多

近期在朋友圈偶然刷到一则颇为震撼的消息:我那位于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发小阿强,竟然悄无声息地凭借视频号赚取了一辆五菱宏光的收益!你定然难以猜到他究竟鼓捣出了何种新奇玩意儿——竟是利用数字人开展直播,售卖进口蜂蜜!

此事还得追溯到半年之前。那时阿强时常向我抱怨:“当下直播带货领域,真人主播之间的竞争已然陷入极度内卷的状态,像我这样患有社恐的人,难道就只能干看着,啥也做不了吗?”可谁能想到,这小子嘴上说着要躺平,背地里却偷偷地在钻研新的发展路径了。

去年圣诞节期间,他忽然颇为神秘地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号链接。当我点开链接一看,瞬间就愣住了——只见屏幕之中站立着一位身着西装革履的虚拟主播,正以播音腔在讲解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仔细一听,那声音居然还是阿强本人的声线!

素人小伙靠虚拟主播卖新西兰蜂蜜,闷声不响三个月净赚三万多

“你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呀?”我立刻发起视频通话询问他。这小子顶着黑眼圈,却满脸得意地说道:“如今最为热门的AIGC与直播相结合的模式,你知道吧?我这可算是一种降维打击呢!”

原来,他耗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借助某一数字人生成平台(具体名称在此就不便提及了,以免有打广告之嫌)打造出了一个虚拟形象,专门用于销售那些较为冷门但利润颇为可观的进口食品。

阿强在选择蜂蜜这一品类时,着实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他将某红书翻了个遍,从中发现进口蜂蜜的复购率颇高,然而真正用心去做内容科普的商家却是少之又少。更为绝妙的是,他为数字人设定了“养蜂世家海归”这样的人物设定,每次直播时都让其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背后的虚拟场景则设置为新西兰的草原,如此专业的形象呈现,直接把那些大妈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创业之路又怎会是一帆风顺的呢?

刚开始的时候,直播间里仅有5个人,其中还有3个是他自己的小号。有一次在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那虚拟主播竟然突然在镜头前跳起了《科目三》,吓得刚进入直播间的观众瞬间就退了出去。

阿强在经历此次挫折后痛定思痛,将直播时间调整到了晚上9点至11点这个中老年人群活跃度较高的时段,并且还精心研发了一套“养生话术”,比如:“家人们,这瓶UMF15+的蜂蜜呀,就相当于给咱们的肠胃穿上了一层防弹衣啊!”

最让我钦佩的,当属他所采用的内容矩阵运营方式。除了开展直播之外,他还为数字人开设了一个“蜂蜜博士”专栏,每周都会更新诸如《揭开蜂蜜市场的八大骗局》《手把手教你辨别真假麦卢卡》之类的内容。

这些干货满满的视频在本地的养生群里被疯狂转发,甚至有一位退休老教授还私信他,想要拜他为师学习相关知识呢。

上周末约他一起去吃烧烤的时候,这小子掏出手机给我展示后台数据:三个月累计成交了376单,复购率达到了41%,净利润恰好突破了三万一千元。

最为夸张的是,有一次系统出现故障,那虚拟主播的声音卡成了电音效果,结果观众们反倒以为这是什么新颖的玩法,当场就下了十几单呢!

如今阿强正打算为数字人“招募徒弟”,说是要打造一个虚拟主播的团队呢。

在临走之前,他还悄悄跟我讲:“知道为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吗?现在的中老年人就喜欢这种带有科技感的东西,觉得虚拟人要比真人更加靠谱。而且我这全程都没有真人出镜,连退货纠纷都少了一大半呢!”

【运营干货箱】

  1. 冷门品类与专业人设相结合,可创造出溢价空间。
  2. 开展虚拟直播时务必要设计好应对意外情况的预案。
  3. 中老年用户更加青睐于“科技背书”这种模式。
  4. 搭建内容矩阵必须要打通私域流量。
  5. 数字人的话术应当根据早晚不同时段加以区分。
出自:必集客小Z
平台介绍用户帮助网站地图免责申明

商务合作(举报): yuntui2023@126.com

© 2024 云推科技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41151

公众号
必集客APP下载APP下载
企业微信
友情链接:    网创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