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优惠券背后的隐秘产业:真相与“躺赚”假象揭秘
近期,网络上有关外卖优惠券“躺赚”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不禁让许多人揣测其背后是否潜藏着某些“猫腻”。本文旨在揭开外卖CPS产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用户需留意的相关事项,助力大家洞悉其中的真实情况。
常言道,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哦。不过,先别急着下结论,领个优惠券再看看情况呢?要是稍微留意一下,你或许就会发觉,近来网络上有不少人在传授点外卖的“省钱秘籍”。而且还是那种号称100块钱能吃一个月,1块钱就能喝上星巴克的所谓“漏洞方案”呢。
在抖音、快手、皮皮虾等短视频的评论区,知乎首页推送的信息流里,微信公众号的底部广告处……
那些外卖达人简直是无孔不入呀。看到他们展示的低价外卖订单以及大额红包截图,不少人都会不禁自我怀疑起来:这么多年的外卖都白叫了,身上多长的那几十斤肉也好像白长了呢。
可等冷静下来仔细琢磨琢磨,那些素未谋面的网友,干嘛要费那么大劲儿让你去薅羊毛、请你吃饭呀?果不其然,当我们试着去深入了解这些外卖达人之后就会发现,这领券点外卖的事儿啊,还真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呢。
在这背后,其实隐匿着一个能让人每月轻轻松松“赚一笔”的隐秘产业哦。
一、想靠白嫖外卖靠谱吗?
- “有哪些公众号的优惠券你觉得知道得太晚了呀?”
- “有没有靠谱的领取外卖优惠券平台给推荐一下呢?”
- “点了五年外卖才发现,原来能省这么多钱呢!”
- ……
类似这样的标题虽说有那种直勾勾吸引你点击的夸大之嫌,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手指轻轻一点就进去了。不出所料,又是那种熟悉的套路,“原来是给公众号、小程序引流的呀”,已经被外卖优惠券套路过好多次的小李,现在对这类内容都已经有免疫力了,“打开知乎首页全是说外卖的,都懒得看了。”
当然啦,可不只是知乎,其他好多平台也都已经“沦陷”了哦。比如说在刷短视频的时候,评论区里有些评论看似正常,可却@了一个名字特别有诱惑力的账号,像@一元也能吃外卖、@1块钱喝星巴克等等,不管形式如何,最终目的都是引导用户去关注公众号、领券下单呢。
唉,自古就是深情留不住,往往套路得人心呀。
“要是真能领到比较实惠的券那也行呀,可关注之后才知道,能领到的基本都是两块钱、三块钱的券,平台官方发的券都比这大多了。偶尔运气好能有个大额的,但使用门槛可能得达到70块呢。”小李忍不住吐槽道。
就拿那个名为“外卖**券”的公众号来说吧,它的引流文案写的是“66元神券”,笔者关注之后系统自动弹出优惠券领取链接,跳转页面显示“点击可领取幸运红包15元”,可实际领到的却仅仅只有3.5元呢。
与之对比,外卖平台每天随机发放的优惠券一般都在5元以上呢。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谁在四处散播这些外卖漏洞的“虚假广告”呢?
熊出墨找到了相关公众号的运营者风哥,风哥说:“在业内,这叫做外卖CPS,简单来讲呢,就是帮外卖平台推广优惠券。用户领了你的红包下单,你就能拿到佣金。这和淘客的模式差不多,是一个三方共赢的项目,外卖平台能增加订单,用户能享受到优惠,我们就能拿到佣金啦。”
行业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我国外卖用户从2.09亿人增长到了4.06亿人,2019年、2020年用户规模分别为3.98亿、4.19亿。市场整体用户规模的增速已经有所放缓了,CPS就可以作为外卖平台拉新的一种手段呢。
然而,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大家从类似公众号领取的优惠券大多和宣传的不太相符。那种以极端个例来做引流的外卖CPS,真正吸引来的更多还是普通用户,所以自然就很难达到传说中的那种“漏洞价”啦。
“红包的力度和使用门槛都是由平台决定的,我们运营者是没办法控制的。那些大额优惠券不是不存在,而是针对新用户或者特殊用户的。要是你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点过外卖了,那也有机会领到大额券的。”风哥认为,“严格来说,这也算不上是虚假广告吧。”
二、其本质乃是流量变现
“把公众号、小程序搭建好,再把引流工作做好,月入过万可不是什么难事哦。”小鑫分享了自己做外卖CPS一个多月以来的成果,美团外卖、美团分销、饿了么TB联盟加上饿了么推广赏金,四个分销推广链接的总收入超过了5100元呢。
需要注意的是,月入过万可并不意味着就是“轻松赚”哦,小鑫目前其实也还没有真正赚到钱呢,只是初步实现了收支平衡而已。为了引流,他已经在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陆陆续续投入了近4000元的广告费用呢。
“其实行业里有很多不用投入金钱成本的方法呢,网上也有很多大神分享过相关教程。比如说守在微博蹲热点,最近全网都在吃瓜、看奥运,那就可以找找相关的话题,在评论、发博的时候夹带点私货,引导大家去公众号下单呀。”
钱是省下来了,可蹭热点、地推、拉群等等这些免费操作哪一个不是费心费力的呀。思来想去,小鑫选择了简单粗暴的砸钱方式,这样可选的推广方式也更多,要是以淘宝店铺为销售阵地的话就可以投放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的文末广告和文章广告也可以投,还有知乎、头条等平台的信息流广告也是业内比较常见的选择呢。
据悉,现阶段行业最倾向的投放方案就是信息流买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知乎首页推送中多半都是外卖公众号的广告啦。
想尽各种办法引流之后,每成交一笔订单,推广者能够拿到的佣金平均在4 - 6个百分点之间呢。
比如饿了么TB联盟微信推广红包的佣金比率为6%,用户领取3.5元红包,下单外卖金额为25元,对应的佣金就是1.5元啦。积少成多,最终就能实现每月“赚一笔”的目标哦。
所以说,外卖CPS的本质其实可以理解为流量变现呢。
这也就引出了外卖CPS从业者中的“主力军”——淘客。
小鑫表示,“像我这样半路出家的网赚小白在这个圈子里只是少数,外卖CPS更多的是那些老淘客在做,他们有稳定的社群流量,订单来得更容易些。”
前面提到的风哥就是淘客兼做外卖CPS的,根据他对行业的了解,某些大团队的外卖CPS业务年收入规模能做到上亿呢,公众号粉丝多起来之后的广告收入也能赚上一笔呢。“对于有流量基础的淘客来说,外卖CPS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轻松赚’啦。”
而且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天一百笔订单和一千笔订单,成本上基本没什么区别呢。
举个离大众更近的例子吧,某些KOL、大V已经在通过外卖CPS进行流量变现了,比如B站坐拥383.5万粉丝的影视UP主“电影最TOP”近期就发布了一条鼓动粉丝“领大红包”的动态,结果引得评论区掀起了一场关于“骗人”、“恰饭”的争论呢。
综上所述,在“轻松赚”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入局把外卖CPS变成了网赚领域里备受瞩目的项目。当意识到流量是变现的核心资源后,大家便纷纷开始对流量展开疯狂的追逐。
而这,也为后续的同质化竞争、收益不理想等情况埋下了伏笔呢。
三、“轻松赚”之路困难重重
已经“轻松赚”了一个月的小鑫,已经意识到:外卖CPS项目可很难成为财富密码呀。
一方面,在佣金低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靠量取胜,可实际上,处在白热化且同质化的竞争环境当中,成交量只能靠砸钱来维持呢。
据了解,淘客的佣金比例可达30%,甚至更高呢。与之相比,外卖CPS的4 - 6个百分点佣金比率差距就很明显了。而且,这个比率还有进一步降低的风险呢。就以美团外卖的返佣为例,官方营销平台美团联盟此前外卖佣金比率为6%,6月1日起统一下调为3%呢。
然而,更低的门槛和每月“轻松赚”的诱惑,使得这个赛道越来越拥挤了。而且,几乎所有的公众号、小程序的功能都差不多,引流的广告文案也都是复制粘贴般的雷同,毫无差异化可言呢。
小鑫表示:“我最担心的就是后面的订单量怎么维持,信息流买量也已经非常饱和了,最近一周在知乎投放的效果就明显变低了。”
领券的玩法又太局限,同质化就没办法形成忠诚度,可能用户只是碰巧看到了。虽然现在公众号已经积累了800多粉丝,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都是试了一单之后发现红包太小就流失了,根本不存在复购的可能呢。”
他把这一个月来的收支平衡归结于自己肯下本钱砸钱买量,“一旦停止投放,佣金估计就会直线下滑呢。”
另一方面,玩家规模急剧膨胀以及引流内容的刷屏现象,实际上在加速行业由盛转衰的进程呢。
就好比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股市就危险了呀。
同理,外卖CPS项目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而相关的自律和约束又没能及时跟上,市场就会被野蛮生长给破坏掉,进而影响整体发展呢。
就拿引流内容刷屏这件事来说,一来过于夸大的内容大概率会让客户产生被骗的反感,二来过度的刷屏容易引起厌烦情绪呢。
久而久之,如果大家对外卖优惠券形成了集体免疫,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显然都不是一件好事呢。至此,在看到所谓的“轻松赚”月入过万,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了。这笔看上去很不错的生意,其实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呀。
四、平台为何不出手整治?
在分析外卖CPS的兴起时,可千万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角色——平台。从始至终,外卖达人的种种行为,都离不开平台的“纵容”呢。
不管是抖音、快手、皮皮虾,还是微博、知乎、小红书,对于平台而言,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外卖公众号运营者发布的引流内容已经影响到了部分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呢。
尤其是在知乎等平台形成刷屏“盛况”,影响就更为严重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见平台着手治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厘清平台对待相关内容的两种态度。其一,治理工作其实已经在开展了,但进展得并不顺利呢。
此前熊出墨就写过关于低俗内容与抖音平台的斗智斗勇,经过一番观察,外卖CPS引流内容的套路也基本差不多。比如和平台玩文字游戏,将“公众号”替换成“公主号”,通过用图片代替文本等方式来蒙混过关呢。
这些善于伪装的引流信息对内容生态造成侵蚀之后,即便平台着手治理,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呢。
其二,部分平台对引流内容的虚假夸大现象其实是心知肚明的,甚至还在助推其刷屏、泛滥呢。
在知乎上就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知乎上有那么多发布外卖红包的广告居然还举报不了?”
在下方的回答中,多位用户表示在举报“包含垃圾广告和营销信息”之后,平台却对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判定为“暂未违规”。先不说平台的推送背后是否存在真金白银的投放,单就内容而言,平台的这种态度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像100块钱吃一个月外卖、1块钱喝星巴克这些噱头,恰好能戳中用户的薅羊毛心理,从而勾起用户的点击欲望。外卖CPS玩家需要这样的内容,而那些背负着KPI指标的平台,又何尝不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呢?
事实上,先利用后治理向来是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各大交友APP,软色情信息长期打着擦边球。
内容社区,低俗内容一直是吸睛的手段。短视频平台,无下限的土味、整活能掀起一次次流量的狂欢。至此,领张优惠券再点外卖,看似是一件小事,可仔细剖析开来,却牵扯到了多方的利益纠葛呢。
身处其中的用户,如果没能分辨清楚,很可能就会成为唯一的“受害者”:想薅羊毛没薅成,反倒成了帮别人赚钱的工具人;想看视频或者文章娱乐、学习一下,却被垃圾广告打断,原本应有的使用体验也被破坏了呢。
【结语】外卖CPS作为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用户意识的增强,外卖CPS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享受外卖优惠券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警惕,避免陷入“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