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拉新方式有哪些?低成本且有效的拉新推广方式推荐

做社群运营的朋友常问我:为什么明明内容做得不错,群成员却总是涨不动?其实拉新就像开源,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组合。今天结合我带过30+社群的经验,拆解7个低成本实操方法,新手照着做,第一个月就可能看到明显效果。


先说线下推广,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笨办法」。去年帮一个宝妈社群做地推,在商场母婴区摆了个小展台,扫码进群送婴儿辅食试用装,3小时就拉了200多人。重点是选对场景,比如教培机构去学校周边,美妆社群去商场美妆柜台旁。记得准备小礼品时,成本控制在5元以内,像定制钥匙扣、试用装都很合适。对了,线下活动效果更好,之前组织过一场短视频剪辑分享会,来的50人里有38个当场进群,还带来了后续的口碑传播。


口碑传播虽然慢,但用户质量最高。我见过一个读书社群,靠成员自发推荐半年裂变到5000人。核心是让老用户有「分享欲」,比如定期搞「读书打卡领实体书」活动,完成打卡的用户会主动晒朋友圈。还有个技巧,在群里设置「每周推荐官」,被推荐的新用户入群后,推荐人和新人各得10元购书券,这样推荐起来更有动力。


老用户邀请得设计好激励机制。单纯说「邀请好友有奖励」效果差,不如改成阶梯式奖励:邀请3人送月度会员,邀请5人送年度会员,邀请10人直接返现50元。有个宠物社群更聪明,他们搞「邀请助力」活动,邀请3个好友助力可领宠物零食大礼包,后台数据显示,这个活动让老用户活跃度提升了40%。记得提醒老用户,邀请时说清楚社群价值,比如「这个群每天分享宠物健康知识,上周我家狗狗挑食就是在群里问医生解决的」,比硬拉人效果好10倍。


内容是社群的根基,没有好内容,拉来的人也留不住。每天固定发3类内容:早间行业资讯(5分钟能读完的干货)、午间互动话题(比如「你用什么APP提升效率?」)、晚间资源分享(像免费的学习资料包)。我运营的职场社群,因为坚持每周三发「简历优化模板」,很多用户主动把朋友拉进来,说「这个群的模板帮我拿到了3个offer」。对了,内容要做成「可传播」的形式,比如把群内讨论整理成思维导图,方便用户转发到朋友圈。


社交媒体平台推广要分平台发力。抖音适合做「场景化内容」,比如拍个视频说「3个方法解决社群冷场,最后一个超实用」,然后在评论区引导进群;小红书侧重「干货笔记」,标题用「运营300人社群的5个工具,第3个免费」这类形式;视频号可以直接开直播,边演示社群运营边拉人,上周有个学员用这个方法,一场直播拉了80多人。记得每个平台放的钩子不一样,抖音用「免费领取资料包」,知乎用「进群获取独家案例」,精准吸引不同平台的用户。


合作推广能快速借势。找同量级的社群互推,比如宝妈群和母婴用品群互换广告位,教育社群和职场社群联合搞「双11学习礼包」活动。之前帮一个英语社群对接了瑜伽社群,双方搞了「学英语送瑜伽课」的活动,一周内互相导流了300多人。注意选合作伙伴时,用户画像要重叠但不竞争,比如考研社群可以和考公社群合作,都是学生群体但需求不同。


信息流投放适合有一定预算的团队。新手建议先投抖音信息流,定向选择「兴趣标签+地域」,比如本地美食社群就投「美食兴趣+本市」,单次点击成本控制在1元以内。记得做A/B测试,同一个素材做3个不同标题,看哪个转化率高。有个学员投「9.9元进群学PS」,单条视频带来500多付费用户,最后算下来获客成本才3元/人。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投朋友圈广告,最低300元就能起投。


这些方法不用全都做,选2-3个深耕就行。比如宝妈社群重点做线下推广+老用户邀请,知识付费社群侧重内容推广+合作推广。刚开始可能效果慢,但坚持1-2个月,你会发现社群像滚雪球一样增长。我第一个月用这些方法,帮一个美妆社群从200人做到800人,后续变现时,这些精准用户的转化率比泛流量高3倍。


想不想快速上手?先从老用户邀请和内容推广开始,这两个是零成本就能启动的。记得做好数据记录,每天统计新增人数、来源渠道,每周优化一次策略。有问题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抽时间回复。赶紧收藏这篇,下次拉新遇到瓶颈时翻出来看看。做社群拉新没有捷径,但选对方法就能少走弯路,快去试试吧。


其实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很多垂直领域的拉新技巧,比如教育社群可以和学校周边书店合作,健身社群可以在健身房放易拉宝。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案例和资源对接,必集客是项目资源对接平台,提供副业项目和合作资源,适合找合作、拓业务的朋友。

出自:必集客官方
平台介绍用户帮助网站地图免责申明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庆丰北路458号光大城市花园35幢1单元602室东起第一间

© 2024 嘉兴云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41151

友情链接:    网创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