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变身抖音“街溜子”
一、失业成为新常态之现状
清晨八点半的闹铃依旧在响,然而那工位上的咖啡杯却已然蒙尘长达三个月之久了。
当下失业者们的日常状态大体是如此:不断地投递简历,频繁地刷新招聘软件,深受焦虑困扰而时常失眠,并且——还得琢磨着抖音该怎么拍摄。
以往总觉得“失业”是中年群体才会面临的危机状况,可如今却发现就连00后都已经开始提前有所准备了。毕竟,大型企业的裁员行动可不会区分年龄,人工智能抢夺就业岗位也不会考量资历。但人类所具备的智慧就体现在,总能于艰难的夹缝之中探寻到新的生存之道,就好比——“失业啦?走,拍抖音去呗!”
二、抖音街溜子现象的兴起
在失业后的第一周,小李还努力想要维持表面的体面,每日都身着西装革履前往星巴克,佯装自己仍在正常上班。直至察觉到银行卡里的余额支撑不过下个月的开销了,他这才决定“放低姿态”。
偶然间他刷到了一则视频:一位失业的大叔凭借拍摄“街头探店”内容,粉丝量竟涨到了10万之多,而且接到的广告邀约多得都忙不过来。小李见状不禁一拍大腿:“这可比投递简历靠谱多了呀!”于是,他花费50元购置了手机支架,就此开启了自己的“街溜子”生涯。
失业群体投身抖音的转型模式如下:
探店博主类型:专门挑选那些位于巷子里的小餐馆,台词也基本固定为“老板,您这店我可是从小吃到大的”(实际上可能上周才刚刚路过)。
技能教学类型:曾经从事程序员工作的会教授Excel快捷键知识,以前做HR的会传授“如何应对老板”的技巧,之前是地产销售的则会讲解“买房避坑指南”——重点就在于能够做到专业与自身经历相契合。
人间观察类型:会蹲守在地铁口拍摄“打工人早起实际状况”,并且配上文案:“今天又是元气满满却处于失业状态的一天呀!”
三、抖音流量密码:从草根到戏精式发展
随着失业大军纷纷涌入抖音平台,竞争激烈程度可谓是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剧情派表现:
曾经在广告公司担任文案工作的王姐,在失业之后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失业女子图鉴》。第1集呈现的是“被裁当天在厕所哭泣”的场景,第2集则是“面试时被00后HR完全压制”的情节,第3集又变成了“摆摊卖淀粉肠结果被城管追赶”——观众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边笑边纷纷点击关注,还不禁感叹:“这演的不就是我自己嘛!”
技术流表现:
原本是IT工程师的老张,失业之后转型成为了“电子宠物饲养员”。通过直播修电脑、拆手机等操作,还会顺带吐槽一番:“以前是给老板干活,现在是给网友们干活,不过至少不用再写周报了。”
玄学派表现:
已经失业半年的小刘,凭借着“塔罗牌占卜”竟然逆袭成为了情感大师。当有粉丝询问他:“我能不能找到工作呀?”他便会神秘兮兮地一笑,然后说道:“等缘分到了,offer自然就会来了。”
四、平台的运作规则:流量倾向于“个性突出者”
抖音的算法机制就好似一个捉摸不透的人——你表现得越是中规中矩,它对你就越是冷淡;而你越是展现出独特甚至夸张的一面,它就越是青睐有加。
直播优势更为明显:
平台往往会将大量的流量导向直播间,这是因为“主播只要在直播间里吆喝一声,观众们就很容易冲动下单”。于是乎,失业群体们瞬间就变身成为了带货主播,喊着:“家人们!这包纸巾可比我的简历成本还低呢!”
个人IP的重要性凸显:
就拿实体店老板来说吧,火锅店的张总每天都亲自在直播间直播切毛肚,并且配上文案:“切了20年的菜,没想到最后居然是靠自己这张脸来赚钱啦。”
马太效应需引起重视:
在抖音平台上,头部的达人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而处于腰部和尾部的创作者们则只能分得很少的一杯羹。就像探店达人小陈所吐槽的那样:“甲方要求我得‘保证投资回报率’,可我制作的视频播放量甚至还没有我银行卡里的余额多呢。”
五、失业群体在抖音平台的生存策略
若想要在抖音平台上立足并生存下去,仅仅会拍摄视频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对一些“行话”有所了解:
热点追踪要迅速:
当别人都在拍摄“科目三”相关内容时,你就可以编排“裁員Disco”来与之呼应;要是别人都在唱“挖呀挖”,那你就可以把歌词改成“裁呀裁”。
人设塑造比简历更关键:
可以将自己设定为“失业但心态乐观的搞笑人士”,或者是“即便遭受生活重击却依旧优雅的个性女性”——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打造成“苦情可怜虫”的形象,因为观众们可不爱看这种类似连续剧般的苦情戏码。
变现行动要尽早开展:
可以选择承接广告、开设小店、售卖课程等方式……要知道,只要粉丝数量超过100就能够挂载链接了,可别等到粉丝数量突破万人才有所行动呀,毕竟泡面可不会等你慢慢悠悠的呢。
六、失业的后续走向:迈向自由职业之路
有人或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通过做抖音真的能够养活自己吗?”
曾经从事地产策划工作的老周就以自身经历给出了答案:“以前总是加班熬夜写PPT,现在则是熬夜剪辑视频,虽然同样都是在干活,但至少现在不用再听老板念叨什么‘要把格局打开’之类的话了。”
失业者阿琳更是直言不讳:“以前每月拿着1万的薪水还觉得自己挺穷的,现在通过抖音每个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而且时间还特别自由——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遛狗的时候顺便就能拍摄素材,这可算是‘用失业换来的别样生活’呀。”
七、失业并非终点,而是重启契机
失业就仿佛是一场被迫开启的假期,有的人选择就此躺平、消极应对,而有的人却能够逆流而上、实现翻盘。抖音说到底也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将自己的人生切换到“副本模式”?
毕竟,曾经在公司的狭小格子间里如同螺丝钉一般默默工作,如今却能在抖音的镜头前尽情展现自己、成为“戏精”——谁说这算不上是一种进步呢?